如何拍出富含藝術感的照片

2020-02-02

在攝影發明之前,藝術只為貴族(上流階級及富有的宗教人士)服務,但在戰爭及工業革命的時代背景下,攝影技術蓬勃發展也變得普遍化。昔日昂貴的照相機也開始能爲一般平民所擁,驅使這些攝影素人模仿起繪畫藝術的樣貌,也演變出某種pattern,並在照片發明後的150年間,建立起一種視覺公式。

雖說攝影的發明讓藝術界大幅改變,但並不是因為攝影超越了藝術,本質上的攝影倒成為正統藝術學的一環,成為固定模仿或符合當代藝術的變化與特定之流派。本篇文章將整理我所研究之相關內容,為初學者建立一套學習欣賞藝術最理想的方式。

 

林布蘭式照明 Rambrandt Lighting

攝影的打光就是為了模仿藝術大師之作

 

因為攝影的突然加入藝術圈,在其自身背景條件不完整的狀態下,攝影開始以藝術大師的傑作當作教材。以林布蘭式照明(Rambrandt lighting)來說,是到目前仍為必學的一種大光法,是依循著林布蘭的作品研究出的成果,也是拍肖像攝影時最常用的照明方式 。因為17世紀荷蘭畫家林布蘭經常在他的畫作中使用這種照明方式因而得名,其一大特徵,是在受光面部的另一端出現一個呈倒三角型的亮區。

 

 

    

 

看著圖可以觀察到光源(不管哪種光源),偏一邊從2點鐘方向照過來 ,經過鼻子跟額頭所產生的影子,看起來很有立體也自然,更強化五官之外,很有眼神且慎重的感覺。

所以拍人像時,欣賞繪畫裡的人物、光的方向性以及影子的長短等資訊,了解光是從哪裡過來。甚至影子的硬度可以看得出光源的柔光度等,都是攝影師所需要訓練及閱讀角度的能力,如此一來,便可以照著喜歡的繪畫傑作發揮你的攝影作品。

 


 

透過傑作學習構圖

學習攝影技巧一段時間後,常會發現其實沒什麼好學的。相機的功能很快就能追上需求,而熟悉久了反應便也越快,但拍得很美這件事情仍是另一個境界。

好比常見的聚會照片,一排人看著鏡頭尷尬的神情,難道被稱為攝影師的你要怪他們不會擺姿勢嗎?原因在於沒有觀察到自然的互動,讓好的構圖溜走,一旦沒了好的構圖,再多技巧也都無用 ; 又例如商業攝影的現場,攝影師與模特兒常是初次見面,倘若攝影師不懂得引導勢必失敗,因此一般在拍電影或商攝之前,皆會先準備Continuity Script(連續腳本),也必須精密的規劃出打光、造型以及美術等計畫。

這也是攝影師必須欣賞藝術的原因,我們可以透過採用藝術傑作的模樣,觀察作品中的一切,諸如構圖、姿勢、光線及色彩等。拿我自己舉例,我在拍攝商攝前一定會閱讀大量的美術(繪畫)集來尋找靈感。事實上,欣賞與探究美術是專業攝影師必備的過程,因為攝影是美術的延伸,而靈感的來源就在美術與繪畫的傑作裡。

 

 

法國攝影家 亨利·卡蒂爾-布雷松(Henri Cartier-Bresson)所拍攝之完美構圖的照片


 

GOLDEN RATIO 黃金比例

 

 

有趣的是,我們的眼睛自然會被採黃金分割的任何事物所吸引,似乎是人腦很難對包含它的模式做出其他反應,而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畫家一直使用「黃金比例」,對其進行了數百年的歷史研究,且這種圖案可以在無數藝術品中找到。

反觀攝影師,能夠在不到一秒的時間抓住決定性瞬間(Decisive moment) ,像肌肉記憶一樣,馬上提醒自己把看過的某張繪畫藝術構圖拿出來引用,而這能力是透過長期培養才能有的眼光與結果。

 

上面這張照片也是街拍大師Henri Cartier-Bresson 黃金比例的一個很好的例子

 

每次拍攝時都應預先規劃,可提前一週收集有名的風景畫,研究其構圖技巧並使其成為自己的拍攝利器。


 

RULE OF THIRDS 三分法則

《三分法則》是繪畫和攝影的基本原理之一,旨在幫助藝術家和攝影師提高作品的戲劇性和趣味性。該法則規定,一張構圖應分成相等大小的九個正方形,兩條水平線與兩條垂直線相交。構圖的元素應注意不要越線,並且作品中的趣味點或重點應落在兩條線相交的位置附近,稱之為碰撞點。功率點(power point)或黃金點(golden point)將以某種方式在場景中產生張力(據我所知),並使眼睛神奇地在場景中移動,而不是將其置於「靜態」的中心。

該規則最早是在200多年前寫下的,從那時起,它一直是有抱負的攝影師和藝術家的有用建議。當然,這早於攝影的發明就已經很久了,但是到當時才確立了規則。不過,就像藝術中的所有準則一樣,三分法則僅僅是一個建議。攝影師不應該感到需要不斷遵守規則,因為依循規則並不一定總能產生最佳效果。但是,對於那些仍在積累經驗的人,它確實為學習最佳構圖提供了有用的策略。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

 


 

EYES IN THE CENTER 眼神主導中心

 

我常觀察到肖像裡的構圖,就像圖中一樣的側著臉,而且靠近觀賞者這側的眼睛靠在中心線上,能讓人物的眼神變得非常強烈。

 

 

  

尤金·史密斯(W Eugene Smith)自拍的肖像 (上)   與 歐文·佩恩(Irving Penn)拍攝之 艾爾·帕西諾(Al Pacino)的肖像 (下 )

 



HOMAGE ART

向大師致敬

在現代電影或商攝常常看到 Homage (致敬)傑作的範例 (法文 hommage /ˈɒmɪ/ 一般習慣直接發法文音) ,是國際通用的單字也是在藝術界常用的術語,是作者或藝術家透過典故或模仿來表達對另一人的尊敬,或奉獻與某人、某物的展示與證明。在電影及其他藝術創作中,「致敬」指刻意採用某特定作品中的相同元素來表示對其貢獻的敬意。特別注意的是,致敬跟採用相同元素的「嘲仿」互不相同。

 


雷內·馬格利特(René François Ghislain Magritte《The Lovers》

時裝品牌 Balenciaga 絲巾廣告中 homage 「雷內·馬格利特」的作品

弗雷德里克·雷頓爵士(Sir Frederic Leighton)(左) 與 安妮·萊柏維茲(Annie Leibovitz)的攝影作品(右)

埃貢·席勒(Egon Schiele)(左) 及 彼得·林德貝格(Peter Lindberg)的攝影作品(右)


 

 

 

See more works